清代琉璃珠也是清代琉璃。到了清代,中国玻璃制作在融合了西方玻璃制作技术的情况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的玻璃生产分南北两地,南方以广州为中心,北方则是以山东博山颜神镇为中心。而清庭则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北京西安门的蚕池口建立了清宫玻璃厂,专门制作御用玻璃器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一直烧造不断,其中以康雍乾时期最为鼎盛,制作玻璃器也最为精美。清代琉璃有什么特点呢?
这个时期的琉璃器皿不再像以前的琉璃那么粗和脆弱,已经可以经受高温的考验,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精美绝伦的大型琉璃器皿,而且涉及的面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生活用品。在制作工艺上和表现手法上也变得丰富多彩,可以划分为画珐琅玻璃、套色玻璃、刻花玻璃、洒金玻璃、金星玻璃、缠丝玻璃等,极大的提高了玻璃器皿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从颜色上看,康熙时期玻璃就色彩丰富、颜色纯正,并开始出现底款。到了雍正时期,色彩更加丰富,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增加了玛瑙红、鸡油黄、宝石蓝、翡翠绿、蜜蜡黄等,造型上多借鉴当时的宣德炉、瓷器、玉器等,样式十分丰富。
到了乾隆时期,料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清代玻璃制作的极盛期,这个时期的料器应用更为广泛,颜色更是达到了二十余种之多,这大概是跟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有密切的关系的。料器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有金星料、点彩、夹金、绞丝、搅胎、套料等,手法上有雕刻、描彩、描金、画珐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