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京销铤银十两银锭图片 宋代银锭鉴别真假

人气:1061 发布时间:2021-01-07 18:22:08 来源:用户投稿

  众所周知宋代一向是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货币品种最丰富的朝代。当然啦我们今天不是讲宋代的古钱币,而是宋代银锭。关于宋代银锭你了解有多少呢?宋代银锭又该如何去鉴别真假呢?一起来看看吧。

南宋京销铤银十两银锭图片   宋代银锭鉴别真假

  宋代银锭:

  宋代白银的名称有笏、铤、版、牌、鉼等,大致和唐朝一样,都是就其形状而称之。其中,以“铤”为最普通,又称“锭”,这在唐末五代时已有使用。因为铤、锭二字发音相近,民间口语中“铤”字逐渐转为“锭”字,这一转变可能始于白银使用日益广泛的宋金之际。宋以后则专用“锭”,很少再使用“铤”字。北宋通行重50两的银锭,南宋末年曾通行重23两的银锭。宋代银锭按重量分为大、中小3种等次。

  银锭上普遍铸有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量、官吏、匠人名称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白银的使用情况。宋代银铤形制上较唐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直形演变为束腰形。北宋时期银铤有平首束腰、回首束腰和弧首束腰三种形制,其中以平首束腰形为主,这是承袭唐代银铤平首长条状特点并加以改变而成。南宋银铤主要形制为弧首束腰形,中间内凹,面四周有波纹,首部略高于腰部。银铤虽有固定形制,亦标有重量,但仍然不是铸币,也不是计数货币,使用时仍需验成色称重量,属称量货币。

  鉴别银锭真假:

  唐代的银锭中,没有出现过检验成色的“行人”之类的职位,直到宋金时期的铭文才出现。就是宋金时期,也各有特点,如往往具有“京销铤银”和“出门税”等字样的银锭,肯定是南宋时期的;而出现“盐判”、“店户”、“使司”等字样的银锭,大体上是属于金代的。唐代的银锭铭文与时代的金银器上的文字一样,尽管是錾刻的,但好象是手书上去的。宋代银锭有錾刻和戳记两种。金代则以錾刻为主。元代早期为戳记,排列无规,背面常铸阴文;晚期则以錾刻为主。明代的银锭铭文较少发现戳记的。除“金花银”之外,一般都是錾刻。文字排列间隔不规范,尽管有序,但依然给人的感觉是杂乱。清代以前的银锭铭文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件上海博物所藏嘉靖三十一年圆锭外,基本上都是阴文。清代及民国的银锭都是阳文,或许是在银锭成型、还未完全冷凝时砸刻上去的,文字一般没有变化,内容丰富,因地而异。

  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帮助到各位。


温馨提示:钱币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收藏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热爱收藏的藏友欢迎加入钱币收藏交流,为大家提供交流、鉴定、回收、估价服务。实时行情变化一手资讯信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频道精选
  • 最新
  • 最热
  • 精品
热门专题

Copyright © 2006-2024 马甸收藏网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北京地区最专业的人民币收藏知识网站 手机: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粤ICP备13077976号-4

友情链接交换请加:1061611902 ,加q备注加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