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通宝在现在是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开元通宝的含义是开辟新纪元的通行宝货,是通唐之世的主要通货,一直行用到唐末,甚至更晚的五代十国时期。开元通宝的材质是多种的,有铜质的,也有金银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开元通宝银币的主要特征。
开元通宝材质
除铜质开元通宝外,唐朝也铸造过金、银质开元通宝。(另外还有玳瑁、铁、铅等材质)这两种贵重金属币仅限皇家赏赐,供显贵玩赏,并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极小,尤其是金开元,更弥足珍贵。金开元通宝是仿铜开元通宝铸造,并不作为流通货币使用,为宫廷赏赐钱。有诗曰:“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僚楼下拾金钱。”可见唐开元盛世的奢华。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30枚金开元通宝,是那个时期唯一的一次发现,足见其珍稀程度。
开元通宝银币特征
初唐“开元”大型精美,会昌“开元”铸工较为粗糙,背“永”字者最少,“永”字有穿上,穿下及大小之分,但文字多臃肿而平夷。伪造者有取背文模糊的会昌“开元”改刻成永字“开元”,故鉴别时要留心观察“永”字周围有无刀刻痕迹,若系翻造者又当别论。
会昌“开元”的背文系开铸前用小戳子打印在模上,上下左右位置并不严格固定,有时凸出钱面甚多。此外,尚有背文打印不清的会昌“开元”,但确是真品,非改刻伪铸者。唐代的“大历”“建中”钱存世也较少,亦有伪造,但摹仿逼真的尚不多见。“大历”“建中”钱的制作不及初唐“开元”。“大历”钱尚有大型精美者,“建中”钱多数薄肉小样,大型厚肉的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