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钱币在历代钱币史上整体水平最高,一是整体传世量大;二是由于当时的金融相对发达、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总体出土数量多;三是整体质量高,铸钱工艺最精,钱文书法最美;四是年号钱、版别钱最多。因此,在市场上,宋代钱币的整体价格高于其他年代。
NO1.淳化元宝金币
北宋淳化元宝金币是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所铸造,据说赵光义崇尚佛法,铸造双佛金币是为了供奉到五台山,祈求佛祖保佑。有人说这和他哥哥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亡有关,不管怎么说,淳化金币就是供奉用特制币,并非流通货币。直径24毫米,重量11.6克厚度1.83毫米。正面是"淳化元宝"钱文,背面塑有凸起的两个佛像(左边为站佛、右边为坐佛)。淳化元宝金币可以说是宋朝钱币中的稀世稀世珍宝了。
NO2.皇宋通宝九叠篆
宋朝自太宗朝以来,已形成铸造年号钱的制度,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三月二十六日丁巳,始铸皇宋通宝钱。特命以“皇宋通宝”为钱文。有楷书、篆书两种字体。而九叠篆者十分稀少,当非流通币。九叠篆自宋代起主要用于玉玺官印,用于铸币者则仅此一见,皇宋通宝九叠篆小平钱,铜质,直径25.3mm,重4.7g。
NO3.靖康通宝/靖康元宝
靖康为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1126~1127年)所铸,存世时间非常之短,是北宋最后一种铸币,由于北宋的灭亡,以靖康年号铸造的货币发行量极少,不论从传世和出土来看其数量极为罕见,属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NO4.大宋利州行使铁母
大宋元宝是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年)所铸,并非年号钱。面文楷书,旋读;铜钱有小平、折二两种。而南宋“大宋元宝”背“利州行使”铁母存世量不多,为南宋钱币中之珍品。
NO5.重和通宝
重和通宝北宋徽宗赵佶重和元年(AD1118)铸造,铸行时间非常短。钱文“重和通宝”对读,有篆、隶两种书体,钱文篆书者少于隶书。重和通宝铸造精美,是北宋钱的名誉品之一。
NO6.至和重宝折二
至和重宝是北宋仁宗赵祯在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铸造。“至和重宝”有折二、折五钱,存世量少,价值比较高,堪称大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