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珠是目前所见我国古代琉璃器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器型,从西周开始就已存在了,至战国时期则大为流行。目前发掘的战国时期墓葬中其随葬琉璃器几乎均有琉璃珠。它的发展是与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琉璃质地更加洁净分不开的。
汉代出土的玻璃珠以算盘形圆珠最多,其次是渔网坠形、椭圆形、菱形、橄榄形、扁扣形、多棱面形等,颜色以蓝色为主,另外还有青、淡青、绿、湖水蓝、白、月白、砖红、紫褐色等。一般都半透明,其中不透明的较少,均有穿孔。经化学成分分析,一般都属于氧化钾—二氧化硅玻璃系统,通常称为钾玻璃或者钾硅玻璃。
实际上,流离和琉璃都是玻璃的古代称谓。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
琉璃制品在我国曾有很多名称,比如“琉璃、药玉、罐子玉、烧料、料器”等等。琉璃的色彩多为乳白色、浅绿、深绿、蓝色等,呈半透明状。
琉璃的来源
关于中国古时琉璃的来源,曾经被普遍认为是来源于国外。其实,根据多年的考古资料可以证实,中国琉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在河南洛阳淳沟、陕西宝鸡茹家庄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琉璃管、琉璃珠等。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化光谱鉴定,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琉璃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然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因而用途狭小,发展缓慢。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琉璃器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克服了铅钡成分琉璃的弱点,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因此,这种古琉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琉璃。成分的不同,表明中国与西方的琉璃分居两个不同的琉璃系统。而这一事实也表明,中国古代的琉璃是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