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机制币里,有一类被称为‘老私铸’的银元。从字面讲‘私’,既非‘官’版,也就是指非官局铸币厂的东西。最常见的是我们身边那些发黄的,略微粗糙的,克重不足26-27克,多为19-23克的袁大头或晚清龙洋。这样的钱币不是官造,也不是现代的,有老褒浆,有流通痕迹。这即时老私铸银元。当然老私铸也有铜元。本文就主要介绍袁大头私铸币的相关内容。
袁大头私铸币的真正价值
每一个时期的私铸币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从钱币的制造工艺就能充分的体现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工艺的改革进步。展示的此枚为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私铸币。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在货币流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私铸币的流通量远远不如官铸币,因此相对来说,流传至今的袁大头私铸币数量较少。
袁大头私铸币相关介绍
私铸这些银币的目的主要是(参与流通)从降低含银量来获取有价值的金属银,这也是直接的利益。民国时期则仿造袁大头等银币,有的是降低含银量甚至采用非银的合金铸造后镀银,有的是采用夹心、挖补等方式获取银。臆造币则不然。由于铸造臆造币的目的不是参与流通和赚取剩余银两,而是以猎奇的方式高价出售给藏家,银价在臆造币的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所以臆造币的含银量不一定很低,常常是足银而且不减重。
由于私铸币铸造的目的是参与流通和赚取银两所以铸造量一般较大,相对的来说是“薄利多销”,铸量少了赚不到钱收不回铸造成本。臆造币则不然。臆造币的销售对象是那些有闲钱又追求新奇的藏家,价格可以卖的很高,只要有少量推销成功就可以收回成本甚至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特别是,如果臆造币做多了就不新奇了,反而卖不上价格,又容易露出马脚。
以上就是袁大头私铸币的真正价值和袁大头私铸币相关介绍,值得一提的是,私铸币并不等同于伪币,但伪币一定是私铸,如以谋生为目的所铸钱币则应称之为“私铸”,而以谋利为目的所铸钱币则应称之为“伪钱”。